我們為什麼需要將自然環境引入到建築當中?並且我們該如何去做?
How (and Why) to Let Weather Into Your Buildings
想要將自然氣候引入到建築內部,這通常與我們設置建築維護表皮的初衷相違背。
然而,俄勒岡大學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的新的研究成果向人們展示了將自然環境引入室內對人們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好處。
自然環境和氣候變化的跡像都有利於我們人類,然而當我們處於室內的時候,我們卻無法接觸到自然,並且現在的人類一生中有90%的時間都是在室內度過。
另外,即使是位於一座城市的環境之中,人們也很難能夠親近自然,同樣也很難感受到自然氣候帶來的好處。
當研究人員找到將風以及太陽斑駁的光影引入室內的方法時,他們發現當人們置身於自然環境的時候,他們的心率會降低,同時也會比待在人工環境中更加專注。
到目前為止,綠色建築已經是一個人們熟悉的概念,但是華盛頓郵報的文章提出,我們現如今所認知的綠色建築已經遠遠超過了最初對於綠色建築的定義。
雖然綠色建築在新建築中非常傑出,但是它也隔絕了人們對於自然環境的接觸。
在理想的情況下,建築物應該積極展示它們同自然之間的關系,而不是僅僅只停留在對自然無害的層面。
多增加現有的一些建築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活動能夠幫助居民了解綠色建築的特點。
這篇文章中的一個例子就是通過在一個輕質框架上增加一層淺淺的水面,微風吹動,水面泛起漣漪,在陽光的照射下,水紋的圖案倒映在天花板上。
陽光,微風以及雨水這些自然元素已經被證明能夠安撫建築中的居住者的內心。
這篇文章中的研究人員甚至研究了這些自然環境能不能通過軟件進行模擬,但是他們最終發現人工模擬的環境無法代替真正的自然環境。
然而,在住宅項目中將自然環境引入到設計中並不困難,但是對於一些機構項目,如醫院、學校以及辦公樓而言,要做到這一點則具有更大的挑戰性。
因而建築師有哪些巧妙的技巧使他們在設計中能夠添加與自然的接觸呢?以下,我們列出了幾個精選的小型項目,其中每一個項目都運用了不同的創新技術將自然和地球帶來的好處同他們的居住者聯系在了一起。
聖菲波哥大基金會/El Equipo de Mazzanti
在波哥大,設計者計劃創建一個“花園醫院”,甚至還加入了陽光房,外露的自然環境將有益於病人的痊愈。
通過種植植物以及對於磚塊的創新性地使用,陽光房形成了圍合的空間的同時也能夠獲得變化的光影效果、自然通風以及由植物釋放出來的新鮮的空氣。
整個陽光房允許病人們通過圍合的小隔間或是直接在庭院中同自然進行接觸,因而這也大大降低了病人在醫院的康復時間。
英國奧爾德姆市Maggie療養中心/dRMM
這是Maggie中心專門為癌症病人打造的康復中心。
Maggie中心通過利用自然環境進行對病人的治療,尤其是利用了樹木和木材。
整個康復中心都是圍繞著一顆樹而建造,這棵樹在建築的中心生長並且通過玻璃牆壁能夠使康復中心的人們在任何地方都能夠看見它。
KMC企業辦公樓/ RMA Architects
這棟辦公樓重新考慮了“綠牆”的概念,它擁有雙層表皮系統,即有一個含有完整的水培養隔間、以及噴霧系統的綠植外牆表面。
植物調節著建築內部的光和空氣,並且通過栽培和組織不同種類的植物在建築外部創造出隨季節變化的美觀立面。
磚塊被動式技術大學/Taisei Corporation
地處熱帶的越南,這所大學通過使用被動式策略來維持室內的舒適感。
巨大的頂棚創造了一個半室外的平台,使室內免受陽光的暴曬和暴雨的突襲,並且磚塊的空隙也讓自然光線滲透進入室內。
磚塊之間形成的小洞圖案能夠分散射入的陽光,從而能夠在一天中創造出不同的光影變化。
在這裡上課的學生能夠免受烈日和暴雨的侵襲同時仍然能夠與自然相處。
EDU總部/Empresa de Desarrollo Urbano EDU + Salmaan Craig
在哥倫比亞的麥德林,新的EDU總部大樓的設計目標是成為一棟“會呼吸的建築”,並且在技術上使用了一種創新的被動通風策略。
浮力通風能夠更好地增加建築的占有率,並且這種方法比風力通風更加可靠。
即使沒有風,浮力通風也能夠持續使整個建築裡的空氣不斷流動。
原文出處www.archdaily.com/
全文轉載自專築網
★璞永好宅搶先看★